南海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2013-05-31

来源:中国海洋报

《2012年南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年南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南海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 入海排污口水质依然较差 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为近5年来最高
      5月28日,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发布了《2012年南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2年南海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海水环境和沉积物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海洋倾倒活动及海洋油气开发活动未对邻近海域海洋功能造成明显影响。此外,南海区未受到日本福岛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的影响。
  去年,南海分局对149个站位开展的海洋沉积物监测结果显示,南海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89%以上。
  在海洋生物方面,对重点监测的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分别占40%和60%,未出现不健康状态。
  《公报》显示,2012年南海区各个海洋倾倒区使用前后,倾倒区及其周边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各倾倒区及其周边海域海洋环境质量满足倾倒区的海洋功能要求。此外,南海区油气开发活动未对邻近海域海洋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在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方面,2012年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与上一年相比未见明显改善,水体富营养化是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主要环境问题。
  在海洋环境风险方面,2012年南海近海海域共监测到赤潮16次,累计面积约741平方公里,均发生在广东沿岸海域。与2011年相比,2012年赤潮发生次数增加5次,累计面积增加约551平方公里,次数和面积均为近5年来最高。
  去年南海分局还对南海海洋环境放射性水平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人工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均在本底范围内,符合海水水质标准;核电站附近海域海洋生物体内放射性水平与本底值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南海分局还在南海海域继续开展了应对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海洋环境放射性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尚未受到日本福岛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的影响。
  《公报》称,虽然南海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去年8月的监测结果显示,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2.48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了9590平方公里。其中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分别为8890平方公里、8000平方公里和3650平方公里,比上一年分别增加了4950平方公里、630平方公里和249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4300平方公里,比上一年增加了1520平方公里。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